close
會影響選擇權價格的因素有:指數現在位置、履約價、距到期天數、利率,以及指數波動率(即指數的波動程度)等,共五種因素,我們會依這五種因素的變化,而改變對選擇權價格的估計。其中,若指數波動率越高,則選擇權價格也會越高,反之亦然。而除了指數波動率之外,其餘因素的現值都很容易在市場上取得;要取得指數波動率,則必須經過較繁瑣的計算,其計算方式又可分為兩種:
一般認為,追蹤隱含波動率的改變,較能合理地解釋選擇權價格的變化。故我們皆以隱含波動率代表指數波動率,來解釋選擇權價格,另以歷史波動率為輔。 | ||||
使用方式 在經驗上,指數在一年中的波動程度極端值約為55%~20%,所以若隱含波動率超過這個區間則可有選擇權市價過高或過低的合理懷疑。或以歷史波動率為輔,若隱含波動率長時間(約為4~7天)高於或低於歷史波動率,則表示選擇權有頗大的下跌或上漲的機會。 | ||||
範例 91/7/1履約價為5200點的Call其收盤價為50點收盤時求算出其隱含波動率為31%,略高於歷史波動率26%,研判91/7/2隱含波動率將小幅下調,價格亦將隨之小幅下跌,果然91/7/2收盤時,該合約隱含波動率小幅下調為28%,而價格小幅下跌至43點。而91/7/2之隱含波動率28%接近歷史波動率26%預計91/7/3隱含波動率下調機會不太,上升機會較大,價格亦同。果然,91/7/3收盤時,該合約之隱含波動率上升至34%,而價格也隨之上升至75點。 |
全站熱搜